本网站提供普刊和期刊职称论文业务;提供EI会议国际英文普刊业务;提供个人出书业务、主编、副主编、参编,独著;欢迎各位客户加微信、qq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QQ:916148(微信同号);

数学教学:点燃爱恋数学的火花,搭建快乐学习的舞台

来源:未知 2020-08-29 10:52

摘要:

  常听有些同学抱怨数学课的枯燥无味,他们觉得那些无肉亦无血的数字就像一个个冷硬的铁丝钩子,无声亦无趣。特别是那种比较理性传统且照本宣科的数学课,无异于和尚念经,正好

  数学教学:点燃爱恋数学的火花,搭建快乐学习的舞台

  常听有些同学抱怨数学课的枯燥无味,他们觉得那些无肉亦无血的数字就像一个个冷硬的铁丝钩子,无声亦无趣。特别是那种比较理性传统且照本宣科的数学课,无异于和尚念经,正好给那些像听西洋记的同学提供了催眠的“乐曲”。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厌恶老师,厌倦课堂,疏远数学,觉得这种“混日子”的课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到网吧去刺激一下。

  难道数学课就一定是枯燥的佛堂吗?难道那些对数字失去兴趣的同学就真的拉不回来了吗?其实不然。我认为每个学生天生都具有数学细胞,都具有观察、发现、分析、推理和判断的潜能。只是他们能否与数学喜结良缘,确实有待于我们数学老师牵好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这根红线,点燃爱恋数学的火花,推动学生数学潜能的开发,变枯燥的数字为欢乐的音符,化念经的佛堂为知识的乐园,为学生搭建快乐学习的舞台。

  那么怎样才能点燃爱恋数学的火花,做一个优秀的数学魔术师呢?学校每年都尽量为我们提供向全国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学习的机会。我校上学期开展的大规模“课内比教学”活动,更是为我们全体数学老师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在每一次优质课的洗礼之后,我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大有“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之感。每一次都让我学有所获,取得真经,渐渐地我也摸索出了几点构建数学有效课堂的小策略。

  用看似简单的小游戏激趣导学

  上学期,我有幸观摩了我市优秀的数学教师李彩容老师的一节课,那是一节精彩纷呈的几何课——《全等三角形》。我最受启发的是李彩容老师课前的小游戏——“嘴巴手指不一致”。游戏由“1、2、3、4、5”这5个数字和自己的任意一只手的5根手指来完成,规则很简单:要求学生依次用嘴巴说出“1、2、3、4、5”这5个数,并且每说一个数的同时都必须出示手指,但手指个数一定不能与所说的数相同,只能用一只手来完成,而且每说一个数之前还必须说“嘴巴手指不一致”这句话。如果出示的手指个数和所说的那个数相同了就犯规了,这个同学的游戏也就结束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一瞬间撩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不论成绩好坏,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先登台展示。然而游戏虽小,玄机却很大,要做到准确无误也不容易。前面展示的几位同学都相继出错,甚至有的同学在嘴巴喊出的“1”的同时就立刻本能地出示了“1”根手指,就这样遗憾地在第一关就结束了自己的游戏。一时间,整个阶梯教室成了师生的乐园,台上的同学不断地上上下下,或喜或悲;台下的听课老师却是弯弯直直,捧腹不已。

  就是课前这个小小的游戏,就像云层中透出了一缕暖阳,打破了严肃沉闷的气氛,拉近了陌生师生间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把学生很快就带进了紧张的学习状态,为那节课的成功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原来一个小小的游戏竟有如此大的魔力,让枯燥的数字一下子变成了欢乐的音符。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用现实的情境解决复杂的数学运算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求知的过程,明白这个知识结论是怎么来的,学习它有什么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刚上初中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负数,所以我始终不明白也不接受前面带个“-”的数。更可悲的是,愚钝的我偏偏又遇到一位只重结论而不善于让学生意会的缺经少验的数学老师。就这样在满脑子的“?”中,我苦闷地挨了一节课又一节课,除了死记一些老师强加给我的诸如“负负得正”的结论外,我连“2﹣5﹢1﹣(-3)﹣7﹦?”这种简单的运算都不会,以至于那位年轻气盛的数学老师一度怀疑我的智商。直到那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买小菜,在反反复复的本本利利盈盈亏亏中我终于茅塞顿开,一切的“?”都迎刃而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正负数运算居然在买小菜中变得那么容易,那些死记的结论也那么理所当然。原来现实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结论演绎得如此可感可触,在这次的教学比武中,有不少老师就用了这一招,使一个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一下子简单而直观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这一高招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急于去教给学生一个现存的结论,而应该先设计一些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认知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原本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从而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想学会使用数学这个武器,将无效的讲解变成了有效的认知。

  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发差生潜能

  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效,我认为还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参与度上。如果我们的课堂只为少数优秀的学生创设舞台,而不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天下,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畸形的,这样的老师就是寂寞的,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适应每一个学生,无论优生还是差生,都应该让他们同时畅游在知识的海洋,翱翔在智慧的天空。作为师者,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要将他们弃于遗忘的角落,任其自生自灭。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呢?我认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就很好。传统的教学理念一向是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不要依赖他人。这种学习方式固然很好,特别是对优生有利,但却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提高。这种独立而无声的思考只会让那些与数学绝缘的差生更加坐立不安,寂寞无助。他们就像一群迷途的羔羊,纵使你给他(她)再多的时间,他们也只能望题兴叹,等待下课。正因为如此,在这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老师都灵活地将“独学”与“群学”相结合,将全班同学合理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同学们仿佛一下子有了归宿感,有了自信心,一个个积极参与,讨论非常热烈,其参与度之高并不亚于杜郎口中学的优质课堂。俗话说,一人吃饭饭不香,众人拾柴火焰高。特别是那些差生,他们不仅能感受到暖暖的真情和浓浓的学习气氛,还能受到优生的启发。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某个同学的一句话甚至只是一个词,都可能激发另一个同学那股藏在神经深处的潜能,点燃一个差生最本能的智慧的火花。因此,只有人人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

  用全班交流的契机品尝个人展示的快乐

  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进一步成功的斗志”。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提高课堂的有效度呢?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作用,为他们创设相互交流的平台,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并给予让他们感到幸福和快乐,满足和难忘的评价。做好这些对我们来说也许微不足道,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譬如我的那节比武课上,在探究出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了四道题,让每组同学分组讨论之后就进行全班交流,并且是以登台讲解的方式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当我宣布全班交流开始的时候,有好几个同学几乎是同时向讲台冲去,惟恐落后,那种渴望展示的欲望已经让他们忘记了按组别依次进行的规定。展示中,巾帼不让须眉,几个女同学声音洪亮,表情丰富,语调抑扬顿挫,讲解更是准确流畅,俨然一位教学小能手,博得了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此情此景,让人感觉这哪里是枯燥的数字,分明是从学生口中流淌出来的快乐音符,优美旋律。因此,我们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应该抓住机会构建让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哪怕是一小点点成功,都能享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对其成功的评价,并且我们的评价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成就感。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乐的,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学生热爱数学,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无效为有效。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总之,课堂是我们的,更是学生的,能否打造具有新世纪特色的快乐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只要我们大胆去尝试,用心去体会,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设计师,将枯燥的数字变成为欢乐的音符,点燃学生爱恋数学的火花,构建快乐数学的超市,生命狂欢的舞台!

核心期刊推荐